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团学风采 >> 正文

阳光课堂,温暖传播——艺术学院党员爱心加油站走进新都谕亭小学

发布日期:2016年11月27日    作者:文/魏祯     编辑:孙晓光     审核:     点击:[]

2016年11月24日,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党员爱心加油站传承了“结对子,种文化”教育关爱服务,以践行“趣味授课、拓展第二课堂、全面发展”为目标,将以“绕口令”为主的趣味课堂带进了谕亭小学一年级孩子们的教室。此次活动由艺术学院团总支书记何姗老师带队,志愿者则由党员爱心加油站的同学组成。本次趣味教学活动设立了多种游戏环节,重在丰富孩子的枯燥学习生活,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展示能力。

说明: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IMG_20161124_145923.jpg

为了帮孩子们尽快适应趣味课堂,一个空瓶子成为了连接孩子们与课堂间的纽带。“击鼓传花”这样一个极具互动性的游戏,在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激情与活力,在一双双小手接过塑料瓶的同时,还需集中注意力听清楚黑板刷敲打黑板的节奏,这对于亢奋的孩子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通过这样一个游戏,不仅拉近了志愿者与小朋友间的距离,更使得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讲台上。一个游戏的开展,总是会有几个“幸运”儿接受惩罚,模仿动物的惩罚方式,旨在挖掘孩子的创造力和展现能力。

说明: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mmexport1480159418646.jpg

为了与正式课堂的学习进度接轨,纠正四川方言区普遍的发音问题,第二个环节便讲授了如何区分鼻边音,如何发好鼻边音。首先通过几个有趣的字谜呈现出本次课堂需要了解的汉字,每逢提问环节,孩子们的态度更加积极,很快答案就跳出了勇敢者的嘴中。这样一个游戏的引入,避免了学习汉字时的平铺直叙,通过字谜挑战,从而树立起他们在学习中的自信力,更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们体会到了汉字文化的魅力。一番讲解后,志愿者们分组对孩子的发音进行了纠正,让组内的每位孩子对鼻边音的发音进行实践,从而更深刻更具体地感受到正确的发音位置,从而了解普通话,传播普通话。

说明: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mmexport1480159407013.jpg

通过前两项的语言的铺垫,孩子们对普通话的学习欲望更加强烈,为了巩固语言的训练,本次课堂选择了一篇名为“白石塔”的绕口令,让孩子们领略了绕口令的魅力。在分组比赛环节,每位小朋友使出浑身解数为的便是发好每一个字音,这样一个竞赛环节,不仅领读的小朋友需要展现过人的勇气,而且也考验着团队之间的协作能力,从而调动了组内的每一份子,促进了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课堂的最后孩子们将自己的感想绘成图画和分数写在了五彩的卡纸上,从而表达对志愿者的喜爱,对课堂的喜爱,对这项活动的喜爱。

说明: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mmexport1480159450915.jpg

一双双笑眼,传递出内心的激动;一丝丝话语,充满着对世界的好奇;一张张图画,勾勒出梦想的轨迹。孩子们的童年应是丰富多彩,孩子们的课堂应是妙趣横生。“结对子,种文化”活动在这个冬季将阳光带入了课堂,将温暖传递进每一位孩子心中。

上一条:艺术学院2016年秋季学期升旗仪式成功举行 下一条:理性对待艾滋,共建和谐社会——艺术学院2016级广播电视编导第二支部团组织生活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