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线上娱乐

图片

西南石油大学地信学子峨眉山实习纪实: 测山绘野练本领,读岩识构砺初心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3日      作者:郑超、杨鹏霏、杨雪飞     编辑:团宣部     审核:张勇     浏览:[]

野外实习,看似行走山水,实则跋涉学问。有人赏景留影,他们挥锤测线;有人脚踏青石,他们脚踩剖面。当城市在空调中入夏,地信学子已在峨眉山开启“汗水+岩锤+罗盘”的地学生活。

2025年6月28日,西南石油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同学们奔赴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峨眉山,开展为期一周的地质野外综合实习。山高林密路陡,却挡不住他们的专业热情;蚊虫、烈日、岩壁,也无法阻止他们丈量大地、读解地史的坚定步伐。

这一程,他们在山野中“翻书”、在岩层里“解码”,把纸上的知识变为脚下的本领,在地质与地信的交汇处,走出一条知行合一的成长之路。

地信学子地质野外综合实习

踏山识构,循理探因。实习队伍深入龙门硐剖面、清音电站等典型地段,展开对峨眉山地区典型地质现象的观察与解读。从古海沉积到火山喷发,从构造抬升到节理断裂,学子们通过露头观察与岩性分析,完整梳理了区域地质的演化序列。这不是简单的“看山识石”,而是一次“用双脚丈量地质历史”的科学之旅。每一块岩石、每一道层理,都是地球亿万年变迁的“历史档案”。

带队老师讲解典型地质现象

执盘定向,绘图成章。罗盘,是地质人“眼中识方向”的工具,也是本次实习的训练重点。面对复杂地形,同学们在实地操作中熟练掌握了走向、倾向、倾角等关键参数的测量与记录方法,完成了从基础测量到初步绘图的实战训练。他们沿剖面布点测产状,记录构造线走向,在反复练习中实现从生涩到熟练的转变。每一圈旋转的刻度,每一笔手绘的线条,都是专业能力的沉淀与积累。

人在树林里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学生使用罗盘测量走向、倾向、倾角

知行相佐,学以致用。山野,是最好的课堂;岩石,是最直观的教材。”带队教师杨雪飞老师总结道:“此次实习让学生们在真实复杂的环境中完成了从‘看图识理’到‘实操会解’的能力跨越,切实增强了他们的专业自信与学术敏感性。”

这一周的实习,既是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理论知识的检验,也是一次观察力、判断力、协作力的多维锻炼。面对地形多变、天气炎热等挑战,同学们展现出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团队精神,交出了一份实践与成长兼备的答卷。

地图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记录的典型地质现象

仰观地貌,俯察地层;执盘问路,丈量山河。峨眉山记下了他们探索的脚印,也见证了他们成长的步伐。地信学子用一台罗盘、一张图纸、一组坐标,在山水之间书写青春誓言。他们将带着这段经验,走向更广阔的地理世界,在更深远的空间中施展智慧与担当。

(图/文:郑超、杨鹏霏、杨雪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