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线上娱乐

图片

“峨眉砺志.地学灼见”第1期:从课本到岩壁的探悟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3日      作者:耿奕博 胥涵硕     编辑:团宣部     审核:周雅倩     浏览:[]

在巍峨的峨眉山麓,地质知识的探索之旅正悄然绽放绚丽光彩。7月2日,西南石油大学地科院资源勘查工程一班“灼见小讲堂”于峨眉山地质实习基地热烈开讲。这场别开生面的活动,宛如汇聚思想的璀璨星河,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收获的感悟激烈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为大家在地质探索的道路上深化认知、提升专业本领注入强劲动力。

地质认知实习,是连接理论与现实的桥梁,是让知识“活”起来的神奇钥匙。怀揣着课堂上习得的矿物学、结晶学、普通地质学知识,同学们毅然踏上了峨眉的山野征程。在这里,地层的层理不再是课本中单调的线条,而是变成了真实可触、记录着岁月变迁的岩石序列;构造的褶皱、断裂也不再是抽象晦涩的概念,化作了眼前纵横交错、诉说着地质历史的脉络。“灼见小讲堂”应运而生,它肩负着特殊使命,要将同学们“从书本到现实”的珍贵感悟,化作传递知识与智慧的火种,在彼此间熊熊燃烧。

此次活动中,资源勘查工程一班全体同学满怀热忱,登上讲台,分享他们在实习中的深刻感悟与丰硕收获。

伏建宇同学以自己使用罗盘测量岩石产状的经历为切入点,深情讲述了那段充满挑战与突破的实习时光。“学习使用罗盘,亲自测量岩石产状,从最初的手足无措、小心翼翼地摸索,到后来的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每一次操作都是成长的见证。”伏建宇感慨道,“我深刻领悟到,唯有反复实践、不断总结,才能破译岩层那‘无声的语言’,读懂它们承载的地质密码。”这份从实践中淬炼出的真知灼见,不仅是他个人的宝贵财富,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学习借鉴的范例。

伏建宇同学分享收获

李峻西同学的分享同样精彩而深刻。他娓娓道来从书本知识走向野外实践的奇妙历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深刻感悟。“曾经,课本上地层的整合与不整合接触、褶皱与断层的形态特征,不过是二维的文字与图片,看似清晰明了。然而,当我真正站在峨眉山的岩层前,才惊觉地质现象远比想象中复杂千倍万倍。”李峻西坦言,初入实习场地时,那些在普通地质学课堂上背得滚瓜烂熟的理论知识,仿佛突然失去了效力——面对形态各异的岩层,他难以准确判断其年代顺序,一度陷入迷茫。但他没有气馁,白天紧紧跟随老师的脚步,认真观察、虚心请教;夜晚则静下心来,仔细整理实习报告,将白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惑一一梳理。他展示的实习报告上,一幅幅信手绘制的剖面图线条清晰,标注整齐规范,这些细节无声地见证着他思维的蜕变与成长,从理论的“纸上谈兵”迈向实践的“真知灼见”。

李峻西同学分享收获

此次“灼见小讲堂”的成功举办,意义非凡。它不仅为同学们搭建起一个知识共享、思想交流的优质平台,更如同一把火炬,点燃了大家深入探索地质奥秘的无限热情。未来,西南石油大学地科院将持续推进“峨眉探岩·灼见传薪”系列分享活动,助力2024级学子在峨眉地质实习中,以理论为帆、以实践为桨,在地质科学的浩瀚海洋中乘风破浪,驶向更广阔、更深远的知识彼岸,书写属于地科学子的辉煌篇章。

(作者:耿奕博 图文:耿奕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