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争,真实而残酷。
当我透过大屏幕穿越回六十多年前那个充满硝烟的战场时,我在想,生于这个时代是我的幸运。
我是什么时候开始落泪的呢,是张小山死在敌人的弹炮下的时候吗,是梅生经历战争后找到仅剩半张的女儿的照片的时候吗,还是毛岸英隐藏身份最终为了一张更大的地图死在炮火之中的时候吗……
影片里战争场面很多,每一场戏我都眉头紧皱,看得提心吊胆。作为历史的旁观者尚且如此,我不敢去想那些参战的士兵,那些在家中苦苦等特的父母、妻子、儿女又会是怎样的心情。
整部影片印象最深,也是最终让我眼泪再也止不住的一场戏是雷公牺牲。他只身一人载着标记弹引开故军的轰炸,等到战友发现他时,他已经奄奄一息。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将要走向尽头时,他仍用尽力气哼唱起沂蒙山小调。征战他乡,即使已然家破人之,他仍念着他的故乡。只可惜,他没能等来战争胜利,没能等来伍千里的房子,也没能等来娶妻生子的安稳生活。他是七连炮排排长,他是七连的第17号兵。
要多么强大才能得到故人的尊敬,冰雕连手握钢枪与手榴弹,保持着战斗姿势,冻毙子风雪之中,只为守一方平安。就连美军指挥官看到此般景象都向他们敬以军礼。曾经我说我何其有幸生此,现在我想说,我何其有幸拥有这样一群英雄先辈啊!
我想起前几年爷爷喝醉了酒时我讲的故事,我的太爷爷就是抗美援朝时牺牲的烈士,我不太清楚在哪一年,我只知道,战争开始的那年,爷爷只有一岁。小时候不懂,总觉得战争离我很远,长大了才发现,原来战争带来的苦痛就在我的身边。我想,太爷爷一定是爷爷的骄傲,可我又不敢去想,那些掺杂着思念与悲伤的日子他是如何度过的。战火纷飞的日子里,又有多少家庭在苦苦等待着战士归来的消息。
看完电影,想了很多,又想到去年中印边境牺牲的四位战士。他们又是谁的儿子,谁的丈夫,谁的父亲。最小的不过才十九岁,当我们还在享受着如今的繁华盛世时,他却已经背上钢枪,奔赴了战场,肩负起保家卫国的大任。所以,哪有什么岁习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文/成云涛 图/孙耀宇)
机电院社团联宣传部
2021年11月4日
